乐鱼(中国)   >>   思政教育   >>   正文

关于举行第十七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相关事宜的通知

2020年06月02日 16:55    阅读量:


各培养单位:

为进一步调动我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引导青年学子努力提升学术科研水平,激发创新研究兴趣,同时积极备战第十七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现将大赛校内预选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参赛对象

在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、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(不含在职研究生)都可申报作品参赛。

二、参赛作品类别

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、科技发明制作类三大类。

1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

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仅限本专科生。作品类别包括机械、仪器仪表、自动化控制、工程、交通、建筑、计算机、电信、通讯、电子、数学、物理、地球与空间科学、生物、农学、药学、医学、健康、卫生、食品、能源、材料、石油、化学、化工、生态、环保等方面的作品。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、学术性和实用性。

2.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

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等6个学科内。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、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。

3.科技发明制作类

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。

三、参赛要求

(一)参赛资格

1.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即20216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,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,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。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。

2.本校硕博连读生(直博生)若在决赛当年即20216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,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。若没有实行资格考试,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进行申报。

3.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(论文)、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、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(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)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。

(二)申报要求

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,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,否则不予评审。

1.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,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;

2.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,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,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、生长不利的影响;

3.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;

4.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,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;

5.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,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。

(三)指导教师

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(或教研组)推荐。

四、奖励表彰

1.大赛主委会参照省赛和国赛要求,对参赛的三类作品分别设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和三等奖。获国赛特等奖,奖励团队师生3万元奖金,国赛一等奖2万元,国赛银奖1万元,国赛铜奖5000元,省赛金奖3000元。

2.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,为团体总分第一名学院颁发“挑战杯”,奖金5000元,为团体总分2-5名颁发“优胜杯”,奖金3000元。

3.团体积分计算方式为:国家级特等奖作品每件260分,一等奖作品每件230分,二等奖作品每件200分,三等奖作品每件180分;省级一等奖作品每件150分,二等奖作品每件120分,三等奖作品每件100分;校级特等奖作品每件100分,一等奖作品每件70分,二等奖作品每件40分,三等奖作品每件20分,同一作品得奖分数不得累计,按所得最高奖励进行积分。

如遇总积分相等,则以获国赛奖励的团队等级和个数决定团体总分的名次,以此类推至省赛。若获奖等级和个数完全相同,则名次并列。

集体项目个人得分计算办法


第一作者所在单位

第二作者所在单位

第三作者所在单位

第四及其以上

二人项目

70%

30%



三人项目

60%

25%

15%


四人以上项目

50%

30%

平均剩余得分

五、赛程安排

(一)宣传动员阶段(6月—9月下旬)

各单位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,下发比赛相关通知,开展部署相关工作,并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动员。

(二)重点项目推荐(622日前)

各学院可整合创新性实验计划、科研兴趣计划、挑战杯历届获奖项目(省级以上国家级以下)等资源,推荐0-2个重点项目,在62218:00前将推荐项目材料发送至校团委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邮箱2264077501@qq.com经评审委员会讨论、遴选后,给予哲学社会科学类1000-5000元经费扶持、自然科学类和科技发明类2000-10000元经费扶持。

(三)院内初赛(10月—11下旬)

各学院精心组织,认真做好参赛资格和内容形式审查,并于11月中上旬完成院内初赛和作品推荐准备。

(四)校内预选赛(11月下旬—12月下旬)

校区复赛、校区决赛、全校总决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。

(五)省赛项目培育(1月—次年4月)

具体事宜另行通知。

六、相关要求

1.要提高认识,高度重视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”比赛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活跃校园学术氛围,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大学生。

2.要认真策划,精心组织。通过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大赛事宣传,力争更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。加大投入,整合资源,突出优势和特色,动员广大青年教师和引进人才参与作品指导。

3.要结合需求,突破创新。参赛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,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,鼓励跨院跨专业组成团队参赛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校团委 研究生院团委

 202062

 

TOP